「宣教生活在汶萊 — 為什麽我們要去宣教」

「宣教生活在汶萊 — 為什麽我們要去宣教」

我曾在這裡寫過一篇文章,說到我們年青時,曾經去汶萊帶職宣教,但沒有詳細說明。例如:為什麽我們要去?在那裏如何生活? 有遇到什麼大困難? 學到什麼功課? 這都是我現在要寫的。

「雖敗猶榮」

「雖敗猶榮」

我五年級的時候,學校體育課除了體操之外,教我們打壘球。我想我從來未打中過一球!不過,對於壘球賽的規例,組織,策略,計分等,卻記得清清楚楚,直到如今。

「專注」

「專注」

現代人的生活,很難專注。因為有很多電子產品,資訊發達,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需要閱讀,通訊。電話手機就如一句流行說話,變成「機不可失」!

「創意與罐頭」

「創意與罐頭」

每逢節日,中秋節,端午節,聖誕節,復活節,新年,都會收到許多網上的賀咭,畫面很美,按照節日,有不同的賀詞,詩句。不過,都是大同小異,我說這是罐頭賀咭。

「選擇受苦」

「選擇受苦」

上幾期,我曾寫過一篇,「痛苦煎熬」,有關老人家的疾病痛苦,時常煎熬著他們,好不容易才過一天。

「肢體」

「肢體」

膝頭開刀已經一個月了,傷口看起來恢復得很好,,沒有發炎,沒有岀血,還有 -點腫。可是,依然不住的痛;最吃不消的是半夜痛醒之時,若問我1 至10的數字,我覺得應該是10!

「每一天」

「每一天」

從醫院回來十六天了,雖然不是度日如年,但是每一天都覺得很長很長,尤其是夜間躺在牀上的時候。

「手術」

「手術」

我在醫院病床上,想想這個星期的應心小品,大概會脫稿了。 給應時多一個機會回憶少年時,他必然甚為樂意的。

「小時候」

「小時候」

我常常想,將來有一天見到主耶穌的面,我一定會請他告訴我,他小時候的故事。

「等」

「等」

我在等做膝頭手術,每天都在痛中度渡過。已經等了好幾個月了,仍然在等。

「痛苦煎熬」

「痛苦煎熬」

人到了老年,身體便退化多病痛。有些病痛是不會停止的,醫生也無能為力。藥物和止痛丸也不奏效,日夜都要受痛苦煎熬。尤其是晚上睡覺時,痛到不能入睡,日復一日,失眠又失眠,以致生活貿素大跌。

「懷才不遇」

「懷才不遇」

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家家做糭,吃糭,記念屈原投江自盡的義舉。為何他要這樣輕生呢?因為他身懷大志,卻被奸人所排擠,被王帝流放邊疆。他覺得自已懷才不遇,聽到國家滅亡的消息後,選擇懷沙投江,以身殉國,與國家共生死。留下一首絕命詩「懷沙」,以告世人他懷才不遇,極度絕望的心境。

「愛的詩歌」

「愛的詩歌」

你有沒有試過,一首詩歌整天在心中,在腦海裏不斷出現,口中也不期然地唱著? 最近,我心裏常出現的一首歌,是很久以前愛唱的歌 《Love was when 》。

「數一數,算一算」

「數一數,算一算」

讀書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很不錯。 那時代,我們的學校把學生分為理科班和文科班,成績好的,都編進理科班。因此,我們心目中便以為讀數理才最「醒目」!

「六月𧩙辰」

「六月𧩙辰」

我家有三個人是六月生日的:女兒,一個孫女,一個孫子。還有,恩泉在六月初十八歲生日,連恩泉的祖母教會北約浸信會,也是六月初生日的,已經五十五歲了。六月似乎是𧩙辰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