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在長洲
在長洲讀中二那年寄宿在朋友家。那家有七個人,但父母住在香港,只聘有一女僕負債煑飯,清潔,照顧四個幼小孩童。
其他三個均是十多歲少年,自以為大個仔,獨立不受管制。所以他們不怕天,不怕地。甚至連鬼也不怕。因為他們喜歡趁著黑夜,去西灣墳場玩童軍的追蹤玩兒。
有一次,我們兩個是跟蹤的——尋找信息的人,找到一張紙條,說,向前走七步,再有提示!向前一望,竟然是一個收藏屍骨的金塔!即時不寒而慄!輸咗。
又在一個晚上,聽到外面有大聲喊:「火燭啊,快來救火!」
我們四個都是童軍,常以「日行一善」為格言。所以立刻採取行動,穿上童軍外衣,手拿童軍棍,衝出去救火!後來又加上另一位隊長也來了。
火場就在附近的學佬巷,有多間鐵皮屋在那裹,其中一間𤏲火了! 隣居拿著水桶,參與救火(那時長洲沒有自來水,都是用井水的,又沒有救火栓)。我們急忙用棍打火,希望撲滅火勢。只見火勢蔓延到門前的雜物堆!危急之時,我們的簡大哥靈機一觸,大聲呼喊說,立刻搬走那些雜物!因為其中有一堆堆的柴,還有綑綑的乾草,若點𤏲了,火勢就不可收拾了!
於是我們立刻去搬,那些柴不輕啊,乾草綑又大又重!但不知力量從何處來,竟然很快給我們搬走了。接著所有人齊心協力潑水,不久火被滅熄,舒一口氣,各自回家。在燈光下,只見我們人人都面目全非,煙黑的面孔,煙灰鋪蓋著頭髮,和一身煙臭的衣服。
我不知道長洲現今的消防設施怎樣,消防局如何運作,因為長洲沒有行車的街道,不能容許現代救火車通行,一定很受限制。50‘年代的情況更加原始,我也未曾見有救火車來過,也沒有消防栓,相信都是藉居民合作撥水救火的了。
過後,消息傳開了,香港報紙也有報導這救火的事,說及幾位英勇急智的童軍救火英雄。過了不久,新界民政署長彭德(Kenneth M A Barnett)來信,邀請這一旅的童軍,到大埔民政署接受奬章和童軍檢閱!嘩,這次不得了,官校蘇校長高興得笑顏滿面。我們五個人也自豪得飄飄然。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約翰福音 15:13
我們為隣舍救火,可大可小,大的一家喪命,小的損失財物。不過比起捨命,算不得什麼,卻使我們一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