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Posted on 08/30/2025
應心小品 — 心湄

1

我常常想,將來有一天見到主耶穌的面,我一定會請他告訴我,他小時候的故事。

聖經裏,只有他降生的故事;逃離到埃及的故事;還有,就是他十二歲上聖殿的故事,記載了他童年唯一的一句話:

「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加福音‬ ‭2‬:‭49‬ ‭

然後,路加福音說:「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

又說:「他的智慧和身量,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同增長。」

就是這樣,他再出現的時候,已經三十歲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的日子,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到那一天,我們要圍坐在他身旁,一邊聽,一邊問,樂也融融。我等著那日子來到!

我們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的故事,但是除了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之外,即或最好的朋友,也未必知道彼此小時候的故事呢。

因此,小時候,是個很有趣的分享話題:小時候住的房子,環境怎樣,愛吃的東西,有什麼玩具玩意,遇到什麼意外…..。這些都可以成為互相了解的線索。

先說我小時候吧,我生在戰火的年代,父母當教師的學校為避難,從內地遷到香港的東涌。那時的東涌,只是個小漁村。母親懷孕期間,未做過任何檢驗。時日到了,連忙乘船到瑪麗醫院生產。



香港東涌山溪)

原來是難產,先出來的是腳!我幾乎沒命的了,全身紫黑,全靠醫生打屁股,才「哇」一聲活過來!天父讓我活着。

在香港才一歲,再走難到祖父母在粵北地區的鄉下,渡過五年的幼年日子。年紀小,並未知曉戰火流離之苦。



(一歲)

在鄉下幾年裏,曾經扮男孩子上幼稚園,因為環境不太清潔吧,頭上生了瘡,把頭髮剃光了!我怎也不肯上學去,結果扮了男生,穿上男孩衫衭(那年代女孩子都穿裙子),戴上帽子,才肯出門上學。當然,都是母親告訴我的,我只有糢糊的印象。

還有一件有趣的片段,和平後回到香港,大概六歲吧,一次學校舉行聖誕慶祝會,有個聖誕老人派禮物。當他叫我的名字,要上前去接禮物時,我怎也不肯去,還哭起來,怕這個紅衣白鬚的老公公,膽子真小!大概我這個「鄉下妹」,從未見過穿紅衣的老公公吧。

再想想聖經人物的童年,想到亞當,他大概沒有童年吧?其他人物的童年也甚少詳細記載:

雅各在母腹中抓住哥哥以掃的腳;

約瑟從小被父親雅各徧寵;

嬰孩摩西被母親用籃子放在河邊,給法老女兒抱去,在皇宮裏長大;

舊約最著名的童年,是撒母耳年幼時,在聖殿裏服侍祭司以利,神三次呼叫他,向他說話。

大衞從小就做牧羊人,他打敗歌利亞時,已經不是童年了。

耶利米先知在母腹中,神已將他分別為聖,派他作列國的先知。他說我是年幼的,不知怎樣說;神說不要怕,我與你同在。

耶穌在世時,有一個小孩子獻出了五餅二魚,吃飽了五千人。

新約的提摩太,從小明白聖經。 他從外祖母羅以,和他母親友尼基,承受了信心的根基。

這一節聖經說得好: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 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 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 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 ‭139‬:‭15‬-‭16)

我們的童年,小時候的故事,都是天父筆下所寫的;所有的情節,際遇,轉折,包括小時候的故事,都寫在他的册子上,也模造了我,成為今日的這個我!

聽幾首童謠:

📺 讀書郎

📺 童年 — 羅大佑

📺 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