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伴,
又到了父親節喇!每年的這個日子,我都嘗試找個最好的方式,讓上下四代共二十多人一起歡聚一個晚上。雖然當中連你在內有六位都是父親,但每次的焦點總是放在我們最德高望重的兩位父親身上。他們經歷戰亂,沒機會接受甚麼教育,就要出來跑江湖,千辛萬苦地透過勤奮自學、克苦工作去建立自己的家庭,生兒育女。看著一代一代穩步成長,一個一個成家立室,就是最叫他們感到自豪的人生「業績成果」了!他們是需要被肯定和表揚的。
但自我父親去年底返回天家後,每次的家庭大聚會就只有五位父親,而你就是第二年長的一個。我想。。。這麼多年來我從沒好好數算你為我們家庭所作的一切,實在有點虧欠,現在也就讓我們閃速重溫一下過去一起走過的日子吧!
80年代初期,我們在香港已經從事電腦行業,當時你在政府部門工作,拿著鐵飯碗。我在軟件公司工作,收入也算不錯。但當同事告訴我們加拿大正需要電腦人才的時候,我們都心思思要試試。你想趁著年輕,一嚐在外國生活的滋味。我想把握機會,跳出香港那彈丸之地,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於是我們便各自入紙申請移民,誰成功了就在婚後申請另一個。但結果出人意外,兩人都被拒絕了!你心有不甘,說句﹕「沒理由﹗」轉頭就立刻重新遞交申請表。我則說﹕「稍等一下再算吧﹗」誰料你這次竟獲接受申請,且順利過關,最後收到了移民紙!
就這樣,你於82年10月,隻身揪著兩個大行李箱,帶著全副身家共三千加圓,踏上加拿大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我記得你在填報落腳城市時,連Toronto都沒聽過,還笑說好像個日本名字。就這樣,你把我申請到加拿大,開展了這邊的新生活。當我在香港等候移民紙時,你沒有怠慢,在Ryerson 進修一些與電腦有關的科目。為了節省坐街車的一個 token,你在嚴寒的冬天也堅持每天步行差不多五公里來回學校。在我來到多倫多與你會合後,神透過祂的使者把我們帶到教會去。在祂的恩典下,我倆於1984年7月同時決志信主,又於同年的聖誕崇拜一起受浸,揭開人生另一個重要里程。信主不久後我們就加入學生工作行列,同心事主。
當我們的女兒出生時,你甘心樂意半夜起床幫忙餵奶。那時作父親的產假不多,但你為了讓我多點休息,不怕第二天還要上班,盡量半夜起床餵女兒。你雖不善廚藝,也盡你所能自由創作,幫忙煮食給我這不挑吃的人。
到我們成為公民後,又將我的父母、和當時還是獨身的我的兄、妹、弟都一併申請過來。為使我們當時的孖屋能容納我的親人,你這個門外漢又拿起了釘釘錘錘,在土庫建了兩個房間給他們,連樓上一個房間,就接待了我的親人一段時間。他們用我們的車輛去學習駕駛,把車門撞凹了,你沒有半點怨言。
後來兒子出生了,家務變得繁重,感恩當時有我父母幫忙,你待他們猶如自己的父母。到你的父親退休後,我們也把他們兩老申請過來與我們一起生活,又接待了以企業移民過來的弟弟一家。這些日子,家裡總是很多人,來來往往,聲音很多,但你總是從容面對,專注於教會的服事,與眾人保持良好關係,大家對你也十分尊重。後來因著家庭和事工的需要,我們搬進了Bayview Hill的一所大宅 (非豪宅),隔壁是個買賣名車的商人,車道上泊著的不是寶馬就是賓治,車庫裡坐著的則是保時捷、法拉利、甚至林寶堅尼!而我們為了接送學生,買了兩部二手廉價van,且經常把車泊在車道上,搬進大宅不久,就把我們的鄰居「逼遷」了!說來也挺可笑。
雖然你擅長輔導別人,但在兒女的成長過程中,你的「身教」和「口教」同樣重要,模造了他們今天節儉、務實、尊重別人、願意聆聽、客觀分析事理、和看得開的性格。女兒結婚後,你被證實患上不治的柏金遜症,但你從不因此感到沮喪,抖著手繼續去服事。疫情期間,你又患上前列腺癌,放射治療後,人變得容易疲累。但只要每天來兩個小睡,你很快就恢復元氣,不單為到教會的事情盡心盡力,更不斷作為兒女們的軍師,接收他們隨時撥來的電話,給他們人生和信仰路上種種提點和引導。
那一天,我坐在廚房中島上,看著一個身手都在抖動的「老人家」來為我預備晚餐,我的眼睛紅了,當然不讓你看見。今天是父親節,我們剛從四代一起的家庭大聚會回到家中。我為到我們兒女的父親感恩,他們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謝謝你,老伴!
「父親怎樣憐憫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憫敬畏他的人!」 詩篇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