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在長洲
少年時,50'年代,我居住在香港長洲有三年,從14-17歲。那時期是身體發育期,長洲有的是陽光和海灘,時常游泳,操練我有一個強健的體格,直到現在年老了,效用依然。。
記得在長洲住下三個月,回到香港見爸爸。一見我他便驚喜地說,「仔呀,乜你高左咁多,又黑又健壯!」他很滿意,我卻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我喜歡吃魚,還有什麼地方的海鮮可比媲長洲呢?在街市最易買到的是藍䱽魚,又便宜又新鮮。買回家,清洗後,用油煎魚,加上豉油,可存放三四天也不會壞,因為那時沒有冰箱。
大菜園就在屋前,可以即時跟農夫買菜。每飱有魚有菜有白飯,滿足!
有一次,父親有困難寄錢來給我,家裏只有米,沒有錢買餸,怎麼辦呢?便走到觀音灣海邊,漁民曬鹹魚的岩石上,找剩下的鹹魚仔!漁夫多不能全部拿走,於是我撿起來,不多不少又一飱美食。有一次竟撿到五,六條,四五时長的,淡口生曬三線鹹魚(吃過的人都知道鮮味可口)足吃了兩飱,多謝漁翁!
(觀音灣 曬醎魚的石壆)
若我連米都沒有,便走到山上種番薯的農地,找剩下的番薯。有一次天公(天父)做美,還找到有毛的長野瓜,這還不是節瓜嗎?有番薯,有瓜,又一飱!
只有長洲能養活我,無論得時不得時,都不會餓死!
「你們看一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在倉裏存糧,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 6:26
幸而那些海鷗沒有比我先啄去醎魚吃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