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堂與我」

Posted on 10/26/2024
應心小品 —心湄


我少年時代信主,加入了尖沙嘴浸信會,那時禮拜堂在山林道的古舊教堂。 後來在金馬倫道建堂,我們就借用培正中學聚會, 團契則分散在不同的地點了。

記得新堂動土日,我們齊集在大街上,圍在一起唱詩禱告(那地點是商業區),印象很深刻。這是少年時第一次建堂的經驗。

結婚後,往汶萊帶職宣教;開始時,在一個車房聚會。後來搬到民房的一個單位,地方不大,卻充滿了生氣,男女老少,不同種族語言,同聚一堂唱詩,禱告,崇拜,分享。 記得當時我彈的風琴是用腳踏的小風琴!

那地方是回教國家,對基督教取禁制政策,不可能批准建自己的禮拜堂,所以我們一直都在那小小的地方聚會,我們很感受到教會不是教堂,而是一群蒙基督救贖的人。

移民到多倫多後,開始以連浸信會(北約浸信會前身),是借用西人教堂的。後來,買了一幅地,其上有一間舊屋。

許多人對這舊屋印象很深刻,因為每星期五在那裡祈禱會,人人脫了鞋才進入房間,門外堆滿了鞋; 房間裡,人人跪在地上禱告,懇切地向神傾心吐意。不管房子有多破舊,教會就是一家。

建堂了, 就在那舊屋前面的空地上,唱詩禱告進行動土。 我們人數不多,且多半是學生,但都熱切同心。



當時,應時擔任建堂主席,經歷神奇妙的手開路,會衆奉獻金錢,才幹時間,合力完成北約的建堂。這是第二次建堂的經驗。

九十年代移民潮,我們出去植堂,十多年來兩次植堂,都是租用學校,沒有自己的地方。但神卻建立了教會,操練了我們的耐力和同心。後來他們建堂,我們已經搬到小鎮退修營去了。

在小鎮生活了二十年,加入當地的西人教會。起初是一所典型古舊的小教堂,只可以容納七八十人,已經一百五十年歷史了。

新牧者來了之後,人數突增,於是計劃建堂。 有會友送出附近一幅地,一百畝!

過了不久便動工了,動土之日,會友齊集圍繞空地上,唱詩禱告,然後每人派一塊小木條,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向天父的禱告,用錘子錘進地裏去,繞着地盆一圈。

會堂建好了外彀,我們再齊集禱告,每人再用紙條寫下感恩和讃美,代表我們的心意,由建築工人釘在房頂高高的木框上。

這次建堂的經騐印象十分深刻,也十分有意思。 雖然我們是唯一的華人, 在主裏的相交也十分親切,搬家時很捨不得。

會友中有好些農夫,就在其餘的幾十畝地耕種,把收成的農作物捐贈有缺乏的國家。我們看見教會與農作物同時茁長結果。

搬到多福市來,加入了恩泉家,又逢建堂的熱潮。那一天,又在空地上唱詩禱告, 仰望神的引領和供應。

我雖然行動不便,也不想錯過這歷史性的時刻,坐在輪椅去了。 在藍天下,和風中,唱詩歌頌至高的神,又在地盤的每一角落,向神禱告。

那天,有人指揮交通,泊車,分組,我都看見弟兄姊妹分工合作的團隊精神,正如我們正在研讀的尼希米修建城牆,分工合作的榜樣!

我們在為建堂努力,神卻不斷地在堅立培育教會,就是我們!

奇怪,神讓我在初信時,站在建堂動土的地盆;到如今年老了,又站在建堂的地土上,其間所建造的,所經歷的,是神無比的恩惠!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 23:6

………………

附註: 順帶一提的,是我們常常說「一間教會」, 令人以為教會是「一間」建築物。 我們不會說「一間家」,而是「一個家」。 所以我覺得應該說「一個教會」,較為合適。 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