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黃嘉鸞牧師|牧者心聲|踏上宣教路


想不到日子過得那麼快,今年不單是 Doulos 創團的40週年,也是我們開展宣教服事的20週年。我是在 Doulos 誕生了一年多後、在程國儀傳道(現在的程國儀牧師) 穿針引線下才加入的。當時 Doulos 的帶領者是吉中鳴傳道(即現在的牧)。在神的恩領下,他於不久後又創辦了「恩雨之聲」電台事工,隨後又開展了「恩雨之聲」電視事工。我就在他們電視事工開始前的異象分享餐會中,懷著兒子作獻唱嘉賓。後於1990年的四月,我放下三歲多的女兒和四個月大的兒子給丈夫和父親看顧,應「恩雨之聲」之邀去了南美洲作十天的巡迴佈道,因演譯現代福音詩歌的歌手在當年實在難找。這就成了我自己的第一個短宣之旅。
 
我在這次短宣中認識了秘魯厄瓜多爾的宣教士,一直與他們保持聯絡。後來在秘魯服事了十多年的宣教士夫婦轉了到瓜地馬拉(前稱危地馬拉)工場,他們知道我在 Doulos 服事,就於2005年的三月左右,邀請 Doulos 到瓜地馬拉和他們也熟識的工場厄瓜多爾作音樂宣教。這對 Doulos 來說是個挑戰,因我們除了在國以內的巡迴佈道外,沒有整個團隊去參與海外宣教﹔加上當時的團員中有些也已有兩名孩子,在背著重重的家庭負擔和壓力底下,又哪有時間和金錢去短宣?!感恩的是,大家沒有把這邀請看為不可能、立時推卻,都願意把這事放在禱告中,看神怎樣帶領,我們就怎樣行。
 
首先一位得知這事的牧者有天給我來電,說剛在宣教大會中認識了一個宣教差會,名為CCWM (Canadian Centre for World Mission),他們也許能給我們幫助。我就聯絡了這機構,他們知道我們不是一個能發退稅收據的慈善團體(當時還未申請這 status),但看重我們向中南美洲華人傳福音這機會,願意接受我們成為他們的宣教夥伴,只收一個很低的行政費,代我們收取和處理奉獻、並發出奉獻收據。看見神為我們開了門路,大家就帶著感恩的心回應祂的差遣﹔但我們還得自己去籌募經費。我在想,我有家人協助家務,但隊友們每天都忙過不可開交,叫他們各自去向人募捐只會百上加斤,我們既是一個機構,就該以一個機構的名義去尋求支援。
 
我先做了功課,計算了機票、食宿等開支,然後大家商討如何行動。最後我們決定兵分兩路,我帶著在 Doulos 年資較淺的五人團隊出征瓜地馬拉,而另外三位 Doulos 的創始成員就出征厄瓜多爾,我們將於2005年七月下旬一起出發,然後在邁阿米分道揚鑣。與當地教會作好各樣安排後,我們先以信用咭購下機票,當我們有了完整的計劃、一切部署妥當,就開始作出呼籲,那時已是七月初了!我首先發了封很詳細的電郵,給我網絡中的弟兄姊妹,懇請大家記念 Doulos 這十天的短宣,並按感動作經濟支持,奉獻不論多少,將用在整個團隊的這次行動上,而並非贊助任何一個人。那時我們的籌款目標是加幣9,000,涵蓋了八人十天所需的經費。其他隊員也積極在他們認識的弟兄姊妹中分享我們這第一次的宣教行動,並鼓勵大家在禱告和奉獻上予以支持。
 
CCWM 每星期都給我匯報收到的奉獻資料,而我們就繼續埋首於籌備工作。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奇妙的事情發生了﹗CCWM 照樣給我匯報,但我這次給嚇呆了,在收到的累積奉獻表底部的總額竟然是不多不少、正正是我們所籌目標$9,000﹗當年的科技不如現在,我們誰都看不到誰奉獻了多少、即時差額又剩餘多少。我心裡甚為激動,深知這是神的工作,讓我們知道祂與我們同在,祂既差遣我們,就必賜我們所需,並與我們同去。就是這樣,Doulos 踏上了宣教的道路﹔以後的每一年,我們都收到邀請、或是聽到主的聲音,差我們到甚麼地方去,為當地的教會或宣教士作短期的幫助。



在路加福音 22:35 裡, 耶穌問門徒:「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行囊,沒有鞋子,你們缺少甚麼沒有?」他們說:「沒有。」腓立比書 4:19 又告訴我們:「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差遣的主是信實的﹗這些年來,讓我們在宣教路上所經歷的恩典,實在多而又多,容後有機會再分享。